紅木家具有幾類?很多人會以材質分類來表述:印度小葉紫檀、大紅酸枝、緬甸花梨、黑酸枝、刺猬紫檀等等……
又或者按生產的地域來區分:廣作、京作、蘇作、仙作等等……
又或者按產品風格來區分:明清古典、新古典、新中式、當代中式等等……
但是都不能滿足目前客戶對于紅木的認識,所以,我們嘗試按工藝的標準進行區分:
一種是工業化生產的紅木家具,我們稱為流水線產品;另一種我們稱之為“大師監制”,經過嚴格的大師父把關,做好每一個工藝細節的產品,稱為“大師監制”產品。
濮安國與張錫復兩位大師聯名款:緬花明式經典書房
回過頭來,我們探討:
為什么說你需要一套“大師監制”的紅木家具?
1.紅木家具的消費者首先需要分類:
據《消費心理學》論述,對人類需要進行分類的研究不勝枚舉。心理學家也開始列出能系統解釋人類行為的需要清單。
亨利·莫里( Henry Murray)描述出能解釋人類行為的近20種心理性需要。這些需要包含自主性、依賴性和娛樂性三個維度。
2.人們對于紅木家具的具體需要:
研究人們購買紅木家具的行為,及其關注的是具體的需要,得出:人們對于紅木家具的需要與下列行為有很大的關聯:
第一:成就需要(個人的成就受到了極高的關注):有這種需要的人會格外重視意味著成功或者是成就證明的物品或服務。研究表明,選擇紅木家具的人都是那些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更傾向于選擇中式家居來凸顯其文化底蘊和貴族氣質,最起碼在中國是如此。
第二:歸屬需要(從屬于某個團體):這種需要與在群體中“消費”的及減輕孤獨感的產品和服務有關,我們可以稱之為中國文化所特有的對“傳承”的高度認可。
第三:權力需要(獲取對環境的控制感):紅木家具和其它高檔商品和服務一樣,能提供給消費者一種掌控環境的感覺。正如20世紀80年代,約翰·莫里( John Molloy)所倡導的“走向成功的著裝法則”,就是利用個體權力需要為職場人員營造一種權威感。紅木家具在一個家庭里面所代表的正是這種著裝效應。
第四:獨特性需要(凸顯個體個性):紅木家具這類產品可以通過保證突出消費者與眾不同的特質來滿足這種需要。
紅木家具大師作,
時代需要,更是您的需要!
